1.科研项目: [1]京津冀地区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与传承研究(12BG06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2012.10-2014.12,项目负责人; [2]理工特色设计学类专业新文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序号:882)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1.7-2024.7,项目负责人; [3]绿色生活性消费产品设计研究(16JZD014)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2016.11-2019.11,项目负责人; [4]对台教育交流项目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再设计(60202101/10106)教育部国际司2021.9-2021.12项目负责人; [5]京津冀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研究(YSMS18)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18.10-2021.6,项目负责人; [6]地方院校国家一流本科产品设计专业特色建设与实践研究(B201006002)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2019.1-2022.6,项目负责人; [7]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品牌塑造研究(2018JWZD26)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18.10-2021.6,项目负责人; [8]区域文化协同作用促精细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2016JW2025)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16.6-2018.6,项目负责人; [9]京津冀地区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传生产性保护研究(CRIHAP20160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亚太中心2016.6—2017.12,项目负责人; [10]基于技术转移的低碳设计创新路径研究(14ZLZLZF00026)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2014.6-2016.6,项目负责人; [11]天津市城市街道设施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报告(YSHQ-05)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项目2009.12-2010.12,项目负责人; [12]天津市城市街道设施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TJYS06-009)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6.12-2008.6项目负责人; [13]天津市公交站牌、候车亭信息布局与设计可行性分析研究(TJ05-YS003)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5.12-2006.9项目负责人; [14]理工类高校工业设计品牌专业的内涵建设与实践(C03-1205)天津市教委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4.3-2016.3,项目负责人; [15]天津民俗文化特色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的设计定位与策略研究(C08064)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008.12-2010.2项目负责人; [16]钟蕾,《全运会“节能环保”大型装置艺术研究》,天津桃李源文化基金会;横向科研,2016.12—2017. 5项目主持人,已完成; [17]天津“山、海、河、楼、烟火气”文化旅游带建设发展研究(Z202401200),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 [18]天津海河文化旅游带发展研究(Z20220294),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 [19]天津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促进制造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ZFZX2012-5),天津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项目负责人; [20]滨海新区城市导向识别系统与公共设施形象设计研究(20082306),天津教委高等院校人文社科项目,项目负责人; [21]我市城市公共设施识别体系与形象设计分析研究(20042403),天津市教委高等院校人文社科项目,项目负责人。 2.论文、专著、教材: CSSCI及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11部。 代表性论文 [1]钟蕾.专题序言[J].工业工程设计,2020,2(05):32+31. [2]钟蕾,费雪晶.传统造物视角解析当代智能家居“和”文化设计[J].工业工程设计,2020,2(05):31-38. [3]于丽娜,钟蕾.IP时代下的文创旅游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0,41(18):306-312. [4]饶景阳,钟蕾.IP作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载体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2(09):94-96. [5]钟蕾.专题序言[J].包装工程,2020,41(16):11+10. [6]钟蕾,费雪晶.天津市井文化视域下的文博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0,41(16):1-9+30. [7]郭怡君,钟蕾.汉代漆器形质语言应用于当代设计的方法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2(08):101-103. [8]钟蕾,郭怡君.基于设计工作营的跨学科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J].工业工程设计,2020,2(04):115-120. [9]钟蕾,范晓琳.基于地域文化符号的京津旅游体验再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0,41(14):240-245. [10]钟蕾,李杨.设计视阈下的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J].包装工程,2020,41(12):67-86. [11]钟蕾,梁辰,段松昕.基于人群行为特征的绿色导向性设计创新研究[J].包装工程,2020,41(06):193-197+204. [12]钟蕾,费雪晶. 京津冀养老服务与乡村旅游资源整合设计研究[A].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壮丽七十年 辉煌新天津(上)[C].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9:9. [13]苗苹,钟蕾.智能干洗机外观界面人性化与绿色设计[J].包装工程,2018,39(24):296-300. [14]钟蕾,段松昕.立足民众需求的文化产品绿色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8,39(18):1-4. [15]钟蕾.选题策划《设计赋美生活——区域文化协同作用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 序言[J].包装工程,2018,39(18):11-12. [16]郭佳敏,钟蕾.区域性传统手工艺活态化传承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2(08):131-132. [17]唐学军,钟蕾.智慧媒体时代贵州开放发展策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06):44-46. [18]钟蕾,段松昕.基于新能源移动电源设计的绿色行为研究[J].包装工程,2018,39(12):6-9. [19]钟蕾,谭思蕾.引导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因素探究[J].综合运输,2018,40(05):43-47. [20]钟蕾.黔东南手工技艺“自洽衍变”之现实与矛盾[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02):92-97. [21]钟蕾,郭佳敏,李杨. 建立绿色出行习惯的用户行为引导研究[A].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推进“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7:8. [22]钟蕾,杨昶.文创视角下的天津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J].包装工程,2017,38(18):5-10. [23]蒋宇烨,钟蕾.老年人群公共交通自助服务通用性设计研究[J].综合运输,2017,39(04):64-67+72. [24]杨昶,钟蕾.浅谈杨柳青年画传统手工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2(03):120-122. [25]郭逸飞,钟蕾.从台湾三义木雕看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J].包装工程,2016,37(20):176-179. [26]钟蕾.选题策划《乡愁之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俗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序言[J].包装工程,2016,37(18):12+11. [27]钟蕾,蒋宇烨.地域性民俗艺术符号特征研究及保护[J].包装工程,2016,37(18):1-4. [28]张妍,钟蕾.传统民间技艺的生活传承研究[J].包装工程,2016,37(18):53-56. [29]钟蕾,蒋宇烨.基于低碳交通下的产品再设计研究[J].综合运输,2016,38(02):69-73. [30]钟蕾,朱尧英,朱荔丽.综合性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5(05):86-88. [31]钟蕾,刘亚.基于低碳关键技术运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J].综合运输,2015,37(10):78-80. [32]钟蕾,朱尧英.浅谈产品设计中的低碳设计理念[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2(09):92-94. [33]钟蕾.选题策划《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平台研究》[J].包装工程,2015,36(10):10+2. [34]钟蕾,周鹏.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的非遗数字化保护探析[J].包装工程,2015,36(10):1-4. [35]刘亚,钟蕾.基于艺术学视角下云南地区民俗博物馆的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2(04):62-64. [36]朱荔丽,钟蕾,蒋宇烨.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4(06):85-88. [37]周鹏,钟蕾.产品设计中的留白之美[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2(10):100-102. [38]周鹏,钟蕾.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项目产业化发展策略[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2(08):26-28. [39]张婕,钟蕾.文化视野下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保护[J].包装工程,2014,35(14):110-113. [40]张妍,钟蕾.论天津文化旅游商品的情感化设计与创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04):114-116. [41]张婕,钟蕾.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03):157-158. [42]周鹏,钟蕾.基于美学逝者如斯思想下的天津非遗保护探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Z1):29-31. [43]钟蕾,朱荔丽.基于CDIO理念下的工业设计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3(06):47-50. [44]张婕,钟蕾.基于民俗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2(11):148-150. [45]钟蕾,朱荔丽. 数字化时代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探究[A].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3:7. [46]钟蕾,黄楚峰.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情感表达[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2(09):132-134. [47]王琳,钟蕾.数字化在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2(09):120-122. [48]李杨,钟蕾.天津旅游纪念品的创意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J].包装工程,2013,34(14):102-105. [49]钟蕾,张婕.指示系统设计在主题公园电瓶车中的应用研究[J].综合运输,2013(03):67-70. [50]钟蕾,朱荔丽.综合性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跨学科联动模式探索[J].商场现代化,2012(13):100-101. [51]钟蕾,杰添.“玩”出的美学:浅析我国儿童益智类玩具设计的审美三要素[J].商场现代化,2012(12):48-49. [52]钟蕾,杰添.浅谈经济转型期下的城市住宅小区公共设施设计[J].商场现代化,2012(11):85-86. [53]钟蕾,李丽君.城市广场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理念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2(08):57-58. [54]李丽君,钟蕾.浅谈特色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理念——以天津市公交车站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2(10):94-96. [55]钟蕾,朱荔丽. 学科的跨界——工业设计教育改革的新探索[A].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美协工业设计艺术委员会(年会单位)、教育部高等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与东方——中国制造与创新设计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美协工业设计艺术委员会(年会单位)、教育部高等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2011:3. [56]钟蕾,李丽君.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发展中的关键因素[J].综合运输,2011(10):58-60. [57]钟蕾,张妍.滨海新区公共设施系统化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1,32(18):38-41. [58]张磊,钟蕾.浅析汽车造型设计风格的发展[J].美术大观,2011(09):127. [59]钟蕾,李杨.天津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研究[J].民族艺术,2011(03):118-121. [60]钟蕾,张妍. 从绿色与低碳角度探究滨海新区公共环境设施形象设计[A].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1:8. [61]张妍,钟蕾.关于滨海新区环境设施设计中意境美的构成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2(01):137-139. [62]钟蕾,石娟,张萍.基于PDCA原理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0(04):42-44. [63]钟蕾,张薇.以使用对象为切入点的旅游纪念品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2(06):231-233. [64]钟蕾,罗斌.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与对策研究探析[J].包装工程,2010,31(08):1-4. [65]钟蕾,王宁宁.基于系统论的天津民俗旅游纪念品设计探讨[J].包装工程,2010,31(06):9-12. [66]王宁宁,钟蕾.浅谈手机设计中的符号美学[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2(11):227-229. [67]张薇,钟蕾.多元化当代艺术对产品设计的影响[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2(10):22-24. [68]罗斌,钟蕾.解读审美淘汰与现代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2(09):13-14. [69]钟蕾,朱荔丽.浅谈新经济形势下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轻工教育,2009(02):44-46+51. [70]钟蕾.天津市新型公交车站设施系统设计尝试[J].装饰,2006(09):129. [71]钟蕾,苗延荣.浅谈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包装设计概念[J].包装世界,2006(02):79-81. [72]张海林,钟蕾.关于公共雕塑与城市形象的新角度思考[J].装饰,2006(03):9-10. [73]钟蕾,魏雅莉.论虚拟展示设计[J].包装工程,2006(01):239-241. 专著 [74]钟蕾,朱荔丽,罗京艳著.《手工艺的设计再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域文化传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ISBN:987-7-112-20138-9,2016年12月. [75]钟蕾,李杨著.《文化创意与旅游产品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第七版;ISBN978-7-112-18316-6;2015年11月. [76]钟蕾,罗京艳著.《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第二版;ISBN978-7-112-13270-6;2011年9月. 教材: [77]钟蕾《立体造型表达》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5年8月; [78]钟蕾《家庭装修全接触客厅篇》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6年9月; [79]钟蕾《立体造型表达》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010年10月; [80]钟蕾,罗京艳著《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年9月 [81]钟蕾、李洋《低碳设计》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14年2月; [82]钟蕾、李杨著《文化创意与旅游产品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015年11月; [83]钟蕾,朱荔丽 著《手工艺的设计再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域文化传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年12月 [84]钟蕾,李杨《物与非物的纠葛——新态势设计创意方法与实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21年3月。 3.其他成果(奖励、专利等): (1)教学类主要成果 [1]“艺工结合-产品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荣获第十五届高等教育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5月;(负责人) [2] “基于新文科背景的产品设计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5月;(负责人) [3]2019年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产品设计)专业(负责人); [4]2023年《三维构成-立体造型表达》获国家级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负责人); [5]2017年产品设计专业获批天津市应用型专业(负责人); [6]2014年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团队荣获“天津市级教学团队”(负责人); [7]2010年工业设计专业获批天津市品牌专业(负责人); [8]2007年《设计构成》获天津市精品课程(负责人); [9]2019年《三维构成》获天津市一流线下课程(负责人); [10]2024年《三维构成》获天津市级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 [11]“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荣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参加人)2009年5月; [12]2020年获工业设计教育与人才培养贡献奖; [13]荣获第十届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14]“三维构成”教学课件获第一届高校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综合组一等奖,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18年4月; [15]“理工类高校工业设计品牌专业的内涵建设与实践”获得天津理工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7年12月; [16]“面向一流专业建设的产品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关键问题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天津理工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11月; [17]获得全国美育成果艺术教学个人成果一等奖,全国美育成果优秀指导教师奖,2018年12月; [18]2016年天津市教委本科教学与质量工程重点项目《理工类高校工业设计品牌专业的内涵建设与实践》,市教委教改复评评为优秀,负责人; [19]获得全国艺术美育个人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12月; [20]2019年5月开设“两校设计与文化交流专题学术讲座”,获得台湾华梵大学校长李天任颁发的感谢状; [21]2018年荣获中华美育情第二届全国高校美育成果展演大赛教学成果一等奖; [22]2016年荣获全国美育成果展演艺术美育个人教学成果一等奖; [23]2020年获“中交疏浚杯”河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24]2020年指导学生获第十四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产品创新组金奖; [25]2016年荣获“居然杯”2016大学生原创家居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6]2020年指导学生荣获第十三届天津市大学生工业与艺术设计竞赛三等奖; [27]2021年指导学生荣获天津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工业设计组一等奖; [28]2018年指导学生荣获首届“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艺术设计大赛二等奖; (2)科研及专业类获奖主要成果 [1]2021年核心期刊综述大论文《设计视阈下的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获得天津市十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2018年专著《文化创意与旅游产品设计》获得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天津市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3]2020年获中国风景园林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第二参加人; [4]2023年《可折叠助行器设计》获得德国IF奖 [5]2022年《高性能电动越野摩托车》获得德国红点概念设计奖 [6]2021年《儿童平衡车设计》获得德国红点概念设计奖 [7]2020年作品获韩国眼镜设计大赛特别荣誉奖 [8]2019年作品《医疗智慧快速检测仪》获中国好创意第13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产品设计组金奖 [9]2018年作品《环保快递外卖饭盒》获中国好创意第12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产品设计组金奖 [10]2018年作品《清洗机设计》获中华美育情第二届全国高校美育成果展演大赛教师组一等奖 [11]2017年作品《生鲜电子配送柜》获第11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产品设计组金奖 [12]2016年作品《smart水杯垫》获第10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工业设计组金奖 [13]2015年作品获第二届TCL杯中国好创意暨第九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工设组金奖 [14]2014年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作品征选暨天津市美术作品展览 [15]2013年作品《圣地罗阑专卖店设计》获天津设计艺术优秀作品展学术奖 [16]2007年作品获“和谐·空间”2007全国首届环境艺术设计大展专业组铜奖 [17]2015年作品《架子鼓踩锤踏板》获得第二届TCL杯中国好创意暨第九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工设组金奖; [18]2015年作品《茧—安全校车设计》入选四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作品入选暨天津市美术作品展览; [19]2018年论文《建立绿色出行习惯的用户行为引导研究》获得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天津学术文库》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019年论文《京津冀养老服务与乡村旅游资源整合设计研究》获得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1]2017年作品《海伦公主儿童自行车》获全国美育成果展教师组一等奖; [22]核心期刊《包装工程》主持选题策划:2020年8月第16期专栏《文化传承中的“破”与“立”——旅游文化载体创意设计研究》已发表本人及科研团队8篇论文; [23]核心期刊《包装工程》主持选题策划:2018年9月第18期专栏《设计赋美生活——区域文化协同作用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已发表本人及科研团队10篇论文; [24]核心期刊《包装工程》主持选题策划:2016年8月第18期专栏《乡愁之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俗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已发表本人及科研团队10篇论文; [25]专业期刊《工业工程设计》主持选题策划:2016年8月第16期专栏《设计进化论:从传统造物到设计新范式》已发表本人及科研团队12篇论文。 专利: [1]腕式血压计设计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号:ZL00630022914.4); [2]台式血压计设计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号:ZL20083008287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