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院概况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党建工作学生工作合作办学实验中心
学生工作
 学风建设 
 群众组织 
 评优表彰 
 工作指南 
学风建设

您的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学风建设>正文

以美为媒·美美与共——天津理工大学美育名家讲坛暨 天理博雅大讲堂成功举办

2022年09月16日 20:47 刘宇 点击:[]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以美为媒,美美与共。2022年9月4日-12日,天津理工大学教务处、艺术学院、美育教研中心共同举办“天津理工大学美育名家讲坛暨天理博雅大讲堂”,首次通过云端讲座的形式进行分享。特别盛邀在国内享有盛誉的著名专家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文化学者,连续举办八场高水平美育名家讲座。通过雨课堂、腾讯会议两个平台面向全校师生开放,累计在线观看近2万人次。讲座内容包括《艺术史框架下的元宇宙艺术》、《从抟土造人到异金赋彩》、《艺术视野下的人生和世界观》、《黄金与艺术》、《科艺融合:基于智能化技术的教学课程升级》、《文物何为》、《高端和田玉的鉴赏与收藏》、《格物致知—从文物看中华文明与创新精神》,讲座的内容涵盖人文之美、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科技之美、艺术之美等多个方面。


天津理工大学的美育教学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充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通过“大美育”育人平台培养学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生格局和审美境界,推进天理美育品牌建设。本次美育名家讲坛是构建天理美育教育品牌的新探索。



教务处处长李彬教授主持 副校长叶宁教授发言

9月4日,美育名家讲坛的开幕式由天津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李彬教授主持,天津理工大学副校长叶宁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词。叶校长介绍了八位讲座嘉宾,表达了此次大讲堂对学校大美育教育的重要性,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美育名家讲坛丰富我校的人文艺术氛围,促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的交叉融合。让所有学生通过聆听讲座丰富思想、塑造品格、汲取力量,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并对八位专家表达了诚挚谢意,祝美育名家讲坛圆满成功。随后,八位主讲主讲嘉宾先后发言,对学校的邀请表示感谢,对学校重视美育教育、构筑“大美育”平台表示充分的肯定与支持,同时预祝系列讲座圆满成功。最后,由李彬处长宣布“天理博雅大讲堂”正式开讲。

9月4日至9月12日的八场讲座分别由艺术学院院长钟蕾教授、副院长刘宇教授主持。


一场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蔡新元教授主讲题目为艺术史框架下的元宇宙艺术的讲座。


蔡新元教授以“Hi,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屏幕问候开始,通过在艺术史框架下的元宇宙展开内容,从主持创作的“黄鹤楼灯光秀”、“点亮武汉”、“航母灯光秀”等项目出发,阐述技术革命对数字艺术创作所带来的变革,以及信息革命引发的文化巨大转向的深入思考。表达了元宇宙的本质是对过去艺术形态的一种技术性反思。明确我们对艺术与技术的认识,即:虽然元宇宙的未来就是星辰大海,但是,我们应当既不去仰视、也不应恐惧,只要去不断理解,我们就可知晓艺术的未来应当走向何方。

二场邀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毅谦大师主讲题目为《从抟土造人到异金赋彩》的讲座。


陈毅谦大师怀着对泥人张彩塑的热爱与传承创新的执着,从泥人张彩塑的历史沿革和艺术特征展开讲解,讲述了创始人张明山艺术创作的初衷和泥人张历经六代传承的曲折动人故事。介绍了泥人张彩塑发展过程中的艺术特征,并阐述了历代“泥人张”传承创新的过程。正是这些创新和变化才有了历久弥新的“泥人张”。通过展示一件件不同时代的代表作品,向大家阐释了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使天理师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每一件彩塑艺术品背后的故事,进一步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姿与细腻。

第三场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吴冠英教授主讲题目为《艺术视野下的人生和世界观》的讲座。


吴冠英教授以热爱生活、饱含情感的日常创作及心得体会进行主题分享。通过“取舍”、“发现”、“自我”、“快乐”、“积累”五个角度具体讲述了对艺术和人生关系的理解。特别强调学习艺术的学生还要学会训练自身对于美的感知力和判断力,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永远对于自然的变化保持敏锐,在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中不断突破自身的原有风格,真正享受探索的快乐。正如吴教授所言“不为繁华易匠心,不舍初心”,艺术创作和人生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切成果都以个人的积累和阅历为基础,需要时刻保持内心的平和。

四场邀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鹏大师主讲题目为《黄金与艺术》的讲座。


王鹏大师结合亲身参与设计的三十余款珠宝的审美理念和创作经验,详细介绍了首饰设计作品中所用到的各种材料和首饰设计作品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首饰设计制作过程,以及如何将灵感变为现实的经验。通过多年对中国传统工艺的研究,王鹏先生认为传播珠宝的前沿文化,对传统文化、设计方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推进作用。透过王鹏大师的讲座,让理工师生了解了黄金珠宝饰品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博大精深。

五场邀请天津大学硕士生导师赵伟教授主讲题目为《科艺融合:基于智能化技术的教学课程升级》的讲座。


赵伟教授以深耕无障碍设计与教学领域十余年的身体力行和知行合一,深入剖析了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下,科学与艺术结合对于设计的重要价值和具体方法。同时,阐述了在新工科背景下重视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强调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对于设计教学的重要性,并用生动精彩的案例为理工师生呈现了“让环境对人更友好”的设计理念,展现了更友善、更包容、更美丽的城市环境。

第六场邀请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修复与技术研究基金管委会副主任穆森教授主讲题目为《文物何为》的讲座。


穆森教授从文物是什么,如何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为什么要保护文物三个方面展开阐述,为理工师生从通识角度宏观地讲解了,文物作为记录历史进程中人类智慧的物质载体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用严谨、科学的方法对文物进行保护就是传承人类的文明、赓续民族的文脉的重要形式。穆森教授从不可移动文物的层面别开生面地梳理了天津“万年人类活动史、千年城市发展史、百年近代史”,让大家产生了高度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七场邀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于雪涛大师主讲题目为《高端和田玉的鉴赏与收藏》的讲座。


雪涛大师从原料开采的艰辛与天然美玉的难得展开阐述,重点围绕和田玉雕的设计、制作、鉴赏和收藏进行了讲解。透过一件件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巧夺天工的精美作品,为大家分享了数十年来的创作心得:材美、工巧固然重要,题材的积极向上与寓意吉祥更是关键。一件优美的玉雕作品背后,是创作者对艺术独有的体会与见解的结晶,也是艺术灵感与现实生活的完美结合。讲座过程中,雪涛大师通过玉石的蜕变为大家传递出美育之为人正如雕琢之为玉的至理。

八场邀请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余隋怀教授主讲题目为《格物致知—从文物看中华文明与创新精神》的讲座。


余隋怀教授从文物鉴赏的角度出发,将中华文化的智慧从远古到现代串联起来,带领大家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穿梭,领略文物的多元与文明的灿烂,引导大家从文物中了解文化血脉、提升文化品味。他强调“知来处,方能明去处”。我们应该为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感到骄傲,把文化变成信仰,努力体会古代文物中蕴含的创新精神,吸收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元素,不断提升创造能力。余教授激情澎湃的讲座吸引了近五千理工学子在线聆听,余教授的学术讲座发人深思,全方位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神,极大地增强了理工师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怀。

八场精彩的讲座在理工学子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同学们纷纷表示,专家们深入浅出、精彩纷呈的讲座内容,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底蕴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传承下来的智慧与精粹。无论是传统文化中饱含的智慧还是设计创新的前沿思想,都让我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伟大,更让我感受到了作为青年学子的责任与使命,和只有“知来处”,才能“明去处”的道理。在未来的学习中更要弘扬中国文化、激发中国智慧、践行中国之道,走出一条智慧创新之路。

2022年“天津理工大学美育名家讲坛暨天理博雅大讲堂”完美落幕,八位主讲嘉宾围绕各自的研究专长,从工艺美术鉴赏、艺术与科技融合、文物保护趋势、古今文化传承等方面为理工学子带来了别开生面、各具特色的讲座内容,每一场讲座都是一次文化的盛宴。美育名家讲坛系列内容的推出开创了天理美育工作的新局面,掀起了全校师生感悟美、体验美的热潮,在理工校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天理博雅大讲堂”系列讲座的推出为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广覆盖的美育体系,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理工的美育教育坚持科学与人文携手,美育与专业融合,着力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思想追求;让广大天理学子在科学、人文与艺术融合中启迪智慧,埋下美育的种子,让美的思想与追求在学生一生的成长中持续发力。

上一条:艺术学院举办“艺研为定”考研指导讲座 下一条:艺术学院召开2022年春季思想动态座谈会

关闭